搜索
行业动态

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明轮讲坛暨环喜玛拉雅建筑田野考察启动仪式西宁揭幕 《光明日报》特约记者全程随团采访报道

发布时间:2014-08-04

  八月流火,8月3日由研究会与青海明轮藏传建筑文化开发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明轮藏建·第七期明轮讲坛”胜利召开。讲坛同期,明轮藏建---环喜玛拉雅建筑历史文化遗迹遗址及非物质建筑工艺技术遗存田野考察启动仪式,也与明轮讲坛同期举行了启动仪式。


  “明轮讲坛”是由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及驻青海工作站——青海明轮藏传建筑文化研究开发有限公司,基于长期民族建筑创作实践的经验积累及思考感悟,对民族建筑历史文化在现代文明的进程中,传承、教育、弘扬、发展的探索实践。在第七期明轮讲坛,研究会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先逵、常务副秘书长叶广云、副秘书长杨东生,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罗桑开珠、《光明日报》社主任编辑郭红松、著名学者蒲文成、谢佐等专家学者出席了3日当天的明轮讲坛,以及明轮藏建田野考察启动仪式。



研究会副会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李先逵在明轮讲坛讲座现场


研究会副秘书长杨东生在明轮讲坛讲座现场


讲坛现场座无虚席


  研究会副会长李先逵在本期明轮讲坛中以“城市文化是城市建设的灵魂”为主题进行了精彩论述,高屋建瓴地阐述了建筑与历史、文化之间的延续性、有机性与整体性,指明了保护民族建筑对于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城市规划建设和建筑创作的重要意义,高度评价明轮藏建文化研究开发公司及创作总监马扎·索南周扎个人立足藏式建筑设计,传承创新民族建筑文化的诸多不懈努力。


  副秘书长杨东生随后就研究会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规划设计方面取得的阶段性进展成果作主题报告,并分别从人居环境、群众收入、村寨风貌、民族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和民族关系几大个方面阐述了“十二五”期间研究会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规划保护发展工作的思考。



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叶广云将象征着田野考察仪式启动的大旗授予明轮藏建工作代表


考察团成员合影留念


  会议最后,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叶广云将象征着田野考察仪式启动的大旗授予明轮藏建工作代表,标志着明轮藏建环喜马拉雅建筑历史文化遗迹遗址及非物质建筑工艺技术遗存田野考察活动正式启动。此次环喜马拉雅建筑文化遗址遗迹田野考察项目是为建立完善的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建筑历史文化研究而规划的重要举措。田野考察于8月5日由西宁出发,途径玉树州,将对卡寺新址、帮曲寺、土登寺、藏娘寺、摩崖石刻元代古塔、摩崖建筑遗迹、古陶遗址及囊谦千户部落遗址等地进行为期10天的实地调研。光明日报社记者随团进行全程采访报道。


      开幕式结束后,参会代表一行观摩了塔尔寺、瞿昙寺等重要的建筑历史文化胜地。


      青海明轮藏传建筑文化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自创办以来,以西部少数民族建筑的保护和传承为己任,致力于对藏区藏族传统建筑的测量、登记和研究工作,秉承藏式传统建筑与时代相结合的创新理念,主持了西部藏族地区许多文化、旅游、寺院建筑的整体规划策划设计工作,同时近年来开展了明轮讲坛、建筑文化艺术展、国际岩画理论研讨等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因其多年来在藏式建筑研究以及民族建筑文化推广方面的积极尝试和不俗成绩,由该公司申请,研究会经过考察、研究,于2013年7月在该公司设立青海工作站以来,以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名义开展相关设计与科研工作,为弘扬民族建筑文化、发展民族建筑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从今年起,他们还将开展《明轮文库》计划,对一些国际国内有助于民族建筑研究的文献出版物进行汉语、藏文、英文的互译工作。


  明轮藏建(2014)田野考察计划之环喜玛拉雅建筑历史文化遗迹遗址及非物质建筑工艺技术遗存田野考察计划书


      田野考察规划概述:
      明轮藏建环喜马拉雅建筑历史文化遗迹遗址及非物质建筑工艺技术遗存田野考察规划是明轮藏建的西部民族建筑历史文化研究学科建设工作的一项基础性的学科建设工程,是明轮藏建及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青海工作站对建立完善的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建筑历史文化研究而规划的重要举措。


      以地质学概念的喜马拉雅区域为基本范围,以山脉和河流为路径,以喜马拉雅地区民族文化走廊为线索,以人类学的视角,以建筑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为核心,同时配合语言学、民族学研究、岩画及史前人类学研究、民族风俗、史诗研究;关注现代文明模式下,少数民族人文自然的变迁及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第一:完成建筑历史文化遗产遗迹和非物质建筑工艺技术遗存的资料收录,整理和保护倡议。建筑喜马拉雅建筑历史文化基础资料数据库。陆续整理出版田野考察报告,汇编如明轮文库出版计划。配合其他知识资源库形成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建筑历史文化研究基础大数据结构,为后续研究提供良好资料工具基础。


      第二:形成重要建筑历史文化遗产遗迹及非物质建筑工艺技术遗存的保护规划,通过民间学术机构的倡导,逐步完善政府遗产保护和研究利用的合理方法。


      第三:以民族学和社会学的学科视角,关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理论研究,逐步引导思考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合理方法。并未此研究搜录大量基础民族学、社会学、建筑学基础调研数据。


      第四:以语言学研究、史诗研究、史前人类行为如岩画研究等搜集喜马拉雅地区即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同源异体的史前文明构成的重要研究数据。这一论点也是明轮藏建基于对多学科视角下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建筑历史文化研究而初步得出的理论推断。需要大量的田野资料作为研究基础数据,并在以后逐步整合各学科研究资源分析论证,最终,探讨喜马拉雅对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价值。


     田野考察规划进程:
     2012年8月启动,2022年完成一级普查登陆和二级考察规划,2022年-2032年完成二级考察成果整理论资源共享和三级详查规划。整体在2040年基本完成环喜马拉雅地区建筑历史文化遗迹遗址和非物质工艺技术遗存的三级田野考察,建设田野考察资源数据库和信息共享机制)。

     田野考察内容:
     田野考察于8月5日由西宁出发,途径玉树州、通天河峡谷、杂多县昂赛乡、囊谦县吉曲乡,将对禅古寺、卡寺新址、帮曲寺、土登寺(佛塔、灯塔)、藏娘寺(古塔)、佐青寺、摩崖石刻元代古塔、摩崖建筑遗迹、洛龙卡寺、古陶遗址、唐东杰布古桥及囊谦千户部落遗址等地进行为期10天的实地调研。


相关内容

010-83318888